5月7日,来自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的50多名学生来到位于日照大学科技园内的人工智能数据服务基地,参加第六期“中开数字科技·数字人才培养工程”活动,此次系列活动是山东中开数字科技集团打造数字人才培养摇篮的重大举措。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职业就像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显示,新增的158个职位当中,有97个为数字职业,占职业总数的6%。
那么数字经济将创造多少个工作岗位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部副部长卓贤研究员表示,据测算,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的就业岗位接近2亿,占总就业人口的1/4,这个规模,相当于美国和德国的总就业人口。根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2021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薪酬大数据报告》显示,部分数字职业的薪酬水平较高。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放大了数字人才的紧缺程度。有关数据表明,我国高校每年培养数字人才约500万人,而现在全国数字人才的缺口在2500万~3000万,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才缺口仍在持续扩大。
为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数据局等九部门印发《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紧贴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需要,用3年左右时间,扎实开展数字人才育、引、留、用等专项行动,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形成数字人才集聚效应。
为响应国家培育数字人才的号召,结合日照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情况,山东中开数字科技集团多措并举开展“数字人才培养工程”活动,通过紧贴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战化培训学习课程,培育现代化企业急需紧缺的数字人才。中开数字科技集团以企业学徒制、现代新型学徒制的教学模式为抓手,培训讲师根据当前培训计划,围绕数据标注的基本概念、数据标注的类型与方法、数据标注的规范与标准以及相关实战案例等制定相关课程,同学们专心听讲,认真做记录。
数据标注是为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和部署准备数据的过程,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中一个关键的步骤,在当前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数据的质量往往会直接影响这大模型的“智商”。参训同学们根据培训安排,将给定的文本、图像、语言、视频等待标注的数据,进行归类、整理、编辑、纠错、标注和批注等操作,将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数据,经过上述过程清洗与标注处理,变成机器可理解、可学习的数据。数据标注工作是一项繁琐的工作,需要专业的技能、丰富的经验以及细心和耐心。
在培训中,同学们全面、系统学习了关于数据标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各方面知识,认识到了数据标注对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领域的重要性,掌握了各种标注方法的操作技巧,同时对当前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现状、数字人才就业需求、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等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同学们纷纷表示,非常高兴能参加本次数字人才培养工程活动,授课老师以接近实战化的培训教学,教授大家掌握了全面的数据标注、大数据模型等方面知识与技能,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参加培训的学生非常感谢山东中开数字科技集团提供培的训学习平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认真参与各项培训课程,努力学习知识技能,以优异的培训成绩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筑牢基础。
发展数字经济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核心之一,当前从国家到地方,纷纷通过召开重要会议、发布相关行动方案等相关措施,大力支持发展数字经济,以数字化赋能地方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中开数字科技集团将继续深耕“城市+大学”数字经济产教融合领域,创新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体系,不断为广大学子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平台,构建数字企业与数字人才互动共赢的良性生态链,让学子可以施展个人才华,让企业发展壮大。同时在数据标注产业的生态构建、能力提升和场景应用等方面先行先试,集聚龙头企业,促进区域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为日照市抢抓数字历史机遇,提供源源不断的数字人才支撑。